成长过程中,人们对“自我”的认知和探索漫长而艰辛,我们可能会有无数个自我怀疑和矛盾的瞬间。 现实和自我意识并不每次都完美自洽,每当我们忽略一次自我认知的报错信号,就会在大脑系统中留存一个BUG。
看不到的问题并不代表不存在,我们如何用“自我”的力量去疗愈内心的伤口,重塑自我认知?
自我膨胀 / 自我萎缩 / 自我矛盾
“意识影像室”以自我膨胀、自我萎缩、自我矛盾三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为切入点, 通过监测体验者的注意力数值,捕捉其意识影像切片,将自我意识活动以视觉形式呈现。 希望体验者能在意识影像的画面变化中,察觉到自我意识的力量,可以突破“自我”的设限,甚至更新和创造自我。
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,产生过无数自我怀疑自我矛盾的瞬间, 处于异常状态下的我们仿佛是深陷流沙无法脱离的人, 不停焦虑、自我怀疑、自我攻击。 我们将这种现象看作为自我意识的BUG,从外界接收信息在大脑转换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,导致了自我感知的错位和扭曲。
我们利用蓝牙脑波仪探测人的脑波浮动, 将数据通过蓝牙传至Adruino,提取人在专注时占据主导地位的β波,在Touchdesigner软件中开展视化处理与互动体验的探索,并开展了一次正式的互动展览。
该项目技术的难点其一在于脑波检测仪串口数据和TD的对接,在脑波仪器的使用过程中,会有各种情况造成的信号中断,如超过蓝牙模块通信覆盖区域,断电,信号屏蔽等问题, 中断后,设备串口值会为0,再次恢复后有读取延迟现象。
其二在于图像语言的运用,如何通过视觉语言表现非实体的意识,同时体现“切片”的概念意向是我们贯彻始终的难题。 从表现“灵魂”的气态光到最终选择医学放射影像的视觉元素,我们进行了多个版本的迭代。 从影像视觉再到整个空间的视觉,为了不喧宾夺主,在元素的选择上也不断精简,以求和互动相得益彰。